焦虑是为了保持敏锐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

Hong Kong
2011.05

我又开始收拾房间了。这事永远办不完,东西实在太多了。偏偏自己也很懒散,一见开始乱,就任它下去,直到某天一次性的整理。农历新年之后要搬家,却也只是嘴上说说担忧。房间依旧不减舒适的陆续增加东西。

不知道这些改变是否会让心理变得更自在,但人总要四处碰撞尝试后才会肯定自己要的是什么。又或者什么都肯定不了,反正活着就是找事干,然后为那些事冠上,划分为“有意义”或“没有意义”。前者让人产生一种自我良好的存在感,旁人无一不称赞你;后者让人产生一种虚度光阴的挫败感,旁人无一不来指引你。人类真的是很无聊的生物。

去了一趟吉隆坡,参与了一个市集活动。有些事情在你最想要做的时候没办成,之后即使为了补偿遗憾而实行也不是同样的一件事了。

年轻的时候认为背包客、作家、设计师很了不起,内心一定比普通人强大与敏锐。后来发现,一个在某个地方住上一年半载的旅人,不见得会比可能只呆上一个月的人更了解它。要了解一个你喜欢的地方,不仅仅是看图说话那么简单,不是说一句这地方我喜欢以后一定要去,不是在那呆个一年半载就算数的。如同,了解一个生命。我希望去发掘一个地方的灵魂,用心去感受它的心跳。不是当地有些什么游玩的去处,或是表面上的认识,而是要去寻找原因,挖掘背后的故事。别说姑娘你好勇敢或是你不安份,姑娘不需要你的赞美或评论来肯定自己。不需要把人看得太高,也无需看轻自己。

一个人的才华与他的心灵修养并不是等号。

遇上自以为了解,对号入座的人总是很无奈。不解释。

他回国半年后给我捎来一个短讯。我们终于重拾友谊。有一次,他对我说,你很特别。我一边微笑一边在想,是因为自我吧。他说,你说别人不说的事,你做别人不做的事。反正不靠普的事也无须看重。真觉得怪异的话,那可能你我不是同类吧。可,你又了解我多少,如何下结论呢。

最近喜欢喝豆奶。豆奶可以温饱。昨天去了诊所之后顺路经过杂货店。买了豆奶、乳酸饮料、鸡蛋、脆瓜、茄汁豆、玉米罐头。周末留在岛国褒汤水,逛书局。房间里已找不到任何一本想阅读的书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